知行合一
🔖成年人英语速成指南(附资源及工具)
00 min
2024-7-10
2024-7-11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Mirror版:
成年人英语速成指南(附资源及工具)
作者:@antoniayly 在web3诸多残酷的竞争中,语言可以说是成本最低但边际效益最大的一个。如果仅仅是因为英语不好、而不敢去主动争取很多机会,是一件憾事。在此,笔者作为一名翻译系毕业生浅谈英语速成心法,希望对看者有所帮助。 本文面向:在国内纯中文环境长大有英语学习需求、或已在海外工作想要进一步提升的人。在海外留学的同学本身就有比较好的环境和选择,可以略过。 如果是仅仅是为了工作需求,并不一定要学成母语级别,无论是口音还是词汇量。 一般来说,web3 岗位的英语交流浓度较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团队环境 + 工种。 从团队环境来说,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 从工种来说,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 综上,如果你不太需要线下见同事、见客户,那么强化方向走 读 + 写 + 听 即可。并不需要因为口语不好而感到自卑。如果有口语需求,也有不同的强化目标,一些口水话就够用。下面各部分我将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读、写、听、说--来一一展开如何速成。 从推特到白皮书,从 discord 公告到交易所的瓜,"读英语"应该是所有人做的频率最高的事。好在这个年代,科技便利,如果不是出于能力素养要求,翻译软件可以解决保障绝大部分理解需求。 如果想要进阶到无需翻译的母语级思维,则需要按照以下优先级慢慢积累。 很多人学英语的误区就是要从背单词开始。如果你不是为了应付某种考试,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极大的时间浪费。正如前文所说,日常交流并不需要多高级的词汇。而且,与你交流的人类,只要不处在一种学术环境下,也不会对你的语言素养有多高的要求。高效、达意即可。更不用说,成年人根本没有时间背单词。 所以,我个人总结出来的一种更适合成年人的策略,就是 即见即查即用 -- 碰到了就查,查了只应付当下。下次再碰到,就再查。......如此重复到可以不用查词即可。 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地规避了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词、并且以场景赋予了你更深的记忆。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一个紧要关头查出来的词,一定比平白无事死记硬背灌进去的词记忆深刻。长此以往,就可以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模拟自然学习过程掌握较多你的处境下常用的词汇。并且够用。 推荐学习工具: 推荐学习时长: 对语法的理解可以一定程度节省阅读成本,如快速找到主谓宾定壮补理解作者到底想强调什么。如果你有经常要啃论文、啃白皮书技术原理的需求,那么学好语法可以让你快速在大段大段文本里抽丝剥茧,快速准确地找到每句话的中心思想,最后快速理解全文。 这部分没有捷径。但如果你的工作对阅读或书写大段英语原文要求不那么高(如 coders),则用下一小节商务英语和常用表达弥补此部分即可。 推荐学习资源: 推荐学习时长: 这需要我们广泛的阅读、并且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找出可以被复用的结构。就商务场景来说,可复用结构是随处可见的,可按需自行进行拆分和复用(aka不会写什么就抄什么)。这部分全靠摘抄和积累,不过多赘述。 推荐学习资源: 推荐学习工具: 推荐学习时长: 虽然社交网络对书写有较高的容忍度,但准确、严谨、高可阅读性的行文也不失为一种人格魅力的加分。 推特这种短文,初期可以采用" 母语想出来 + 翻译"的做法。但仍然会带有一种中式思维的违和感。要多读多积累英语 native 的表达。 越短的文案,越考验语感。 (所以有些项目方想装外国团队但官网的英语一看就是 Chinglish 就有点让人蚌埠住) 长文的话,最入门的写作方式就是套用结构,如 三段式、 五段式,且总体符合 总-分-总 的逻辑。但现在这个时代,任何你需要的文案网上应该都有模板,搜索你想要的文本 + template 就有很多框架可以抄(甚至AI写作)。不过,写作的前提仍然是足够的阅读。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哪怕是套模板也会套得很痛苦,建议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外包出去可能更快乐。 另外,除了一些必要的文法知识、写作课程以外,比较低压、轻松、长期的提升方法就是 摘抄 。与背单词同理,需要不断相遇、不断加深印象,才能最终为你所用。 推荐学习资源: 推荐学习工具: 推荐学习时长: 很多人听不懂英语的根本原因是听不懂 连读和 重音 。有些单词在口语里放在一起以后,轻重、读法会有所变化,所以没有积累听力印象就会听不出。可以从连读规则、慢速英语开始积累听力印象。 推荐学习资料: 当习惯慢速英语以后,就可以开始听一些较为工整的听力材料,如 BBC 纪录片、特朗普演讲、Apple 发布会。 在习惯工整的听力材料以后,再开始泡更快速的听力材料,如 Twitter 上吱哇乱叫的 ...
成年人英语速成指南(附资源及工具)
 

在web3诸多残酷的竞争中,语言可以说是成本最低但边际效益最大的一个。如果仅仅是因为英语不好、而不敢去主动争取很多机会,会是一件憾事。在此,笔者作为一名翻译系毕业生浅谈英语速成心法,希望对看者有所帮助。
💡
本文面向:在国内纯中文环境长大有英语学习需求、或已在海外工作想要进一步提升的人。在海外留学的同学本身就有比较好的环境和选择,可以略过。

1. 明确你的处境与目标

如果是仅仅是为了工作需求,并不一定要学成母语级别,无论是口音还是词汇量。
一般来说,web3 岗位的英语交流浓度较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团队环境 + 工种。
从团队环境来说,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
英语国家 on-site 办公团队 > 全球分布式办公团队 > 母语团队
从工种来说,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
线下商务/销售 > 线上运营 > CEO/发言人 > 设计/产品/研发等一切不怎么对外的岗位
综上,如果你不太需要线下见同事、见客户,那么强化方向走 读+写+听 即可。并不需要因为口语不好而感到自卑。如果有口语需求,也有不同的强化目标,一些口水话就够用。下面各部分我将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读、写、听、说——来一一展开如何速成。

2. 读

从推特到白皮书,从 discord 公告到交易所的瓜,”读英语“应该是所有人做的频率最高的事。好在这个年代,科技便利,如果不是出于能力素养要求,翻译软件可以解决保障绝大部分理解需求。
如果想要进阶到无需翻译的母语级思维,则需要按照以下优先级慢慢积累。

2.1 词汇量

很多人学英语的误区就是要从背单词开始。如果你不是为了应付某种考试,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极大的时间浪费。正如前文所说,日常交流并不需要多高级的词汇。而且,与你交流的人类,只要不处在一种学术环境下,也不会对你的语言素养有多高的要求。高效、达意即可。更不用说,成年人根本没有时间背单词。工作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要让下班后的自己更累呢。
所以,我个人总结出来的一种更适合成年人的策略,就是即见即查即用 —— 碰到了就查,查了只应付当下。下次再碰到,就再查。……如此重复到可以不用查词即可。
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地规避了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词、并且以场景赋予了你更深的记忆。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一个紧要关头查出来的词,一定比平白无事死记硬背灌进去的词记忆深刻。长此以往,就可以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模拟自然学习过程掌握较多你的处境下常用的词汇。并且够用。
推荐学习工具:
  • Macbook - 任何文本自带鼠标右键查词
  • Urban Dictionary - 查网络梗词和流行语(如 lmao / ngmi / degen 等社交网络缩写语)
推荐学习时长:
  • 随时、终身

2.2 语法

对语法的理解可以一定程度节省阅读成本,如快速找到主谓宾定壮补理解作者到底想强调什么。如果你有经常要啃论文、啃白皮书技术原理的需求,那么学好语法可以让你快速在大段大段文本里抽丝剥茧,快速准确地找到每句话的中心思想,最后快速理解全文。
这部分没有捷径。但如果你的工作对阅读或书写大段英语原文要求不那么高(如 coders),则用下一小节商务英语和常用表达弥补此部分即可。
推荐学习资源:
  •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讲的很好,但非常细碎,适合喜欢做题的朋友)
推荐学习时长:
  • 两周

2.3 常见表达(可复用结构)

这需要我们广泛的阅读、并且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找出可以被复用的结构。就商务场景来说,可复用结构是随处可见的,可按需自行进行拆分和复用(aka不会写什么就抄什么)。这部分全靠摘抄和积累,不过多赘述。
推荐学习资源:
推荐学习工具:
  • Flomo - 碎片化记事
  • Notion Web Clipper - 将任意网页保存为 Notion 文档,便于标注和摘录
  • 【iPad】Notability、GoodNotes 之类的笔记标注软件
推荐学习时长:
  • 两周 ~ 终身

3. 写

虽然社交网络对书写有较高的容忍度,但准确、严谨、高可阅读性的行文也不失为一种人格魅力的加分。
推特这种短文,初期可以采用”母语想出来 + 翻译“的做法。但仍然会带有一种中式思维的违和感。要多读多积累英语 native 的表达。越短的文案,越考验语感。(所以有些项目方想装外国团队但官网的英语一看就是 Chinglish 就有点让人蚌埠住)
长文的话,最入门的写作方式就是套用结构,如三段式、五段式,且总体符合总—分—总的逻辑。但现在这个时代,任何你需要的文案网上应该都有模板,搜索你想要的文本 + template 就有很多框架可以抄(甚至AI写作)。
不过,写作的前提仍然是足够的阅读。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哪怕是套模板也会套得很痛苦,建议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外包出去可能更快乐。
另外,除了一些必要的文法知识、写作课程以外,比较低压、轻松、长期的提升方法就是摘抄。与背单词同理,需要不断相遇、不断加深印象,才能最终为你所用。
推荐学习资源:
  • 《金字塔原理》
推荐学习工具:
  • DeepL - 在线学术翻译
推荐学习时长:
  • 2周 ~ 终身
我的一些 flomo 笔记
我的一些 flomo 笔记

4. 听

很多人听不懂英语的根本原因是听不懂连读重音。因为有些单词在口语里放在一起以后,轻重、读法会有所变化,所以没有积累听力印象就会听不出。可以从连读规则、慢速英语开始积累听力印象。
推荐学习资料:
当习惯慢速英语以后,就可以开始听一些较为工整的听力材料,如 BBC 纪录片、特朗普演讲、Apple 发布会。
在习惯工整的听力材料以后,再开始泡更快速的听力材料,如 Twitter 上吱哇乱叫的 Space,各国新闻播报、综艺、美剧等等。
听说往往是联动的,表达的前提是录入。这部分基本功不可忽略。
推荐学习工具:
  • B站
  • Youtube
  • Twitter
  • 各种播客栏目
  • 网抑云
推荐学习时长:
  • 慢速:2~4周
  • 工整:直到听懂
  • 快速:终身

5. 说

5.1 音标

把自己想象成一台电脑,读取/接收是一切的开始。在语言上,如果你对某个方向感到局促,仅仅是因为吸收得不够多。
人类与电脑有别之处,在于人类能发声、并通过声音理解信息。声音是回忆的一部分。所以,理解一个单词/音节怎么读很重要。如果能理解发音、语调,不但能提高记忆速度、文案印象,也能更好地提升语感、让自己在恰当环境下用出更恰当的词。令人惋惜的是,国内很多院校都跳过了发音这一环节,直接从背单词开始灌。好在这一环节,自己速通也不难。
发音的最小单位是音标,即下图红色的部分。好的习惯是,每当碰到一个新词的时候,就应该听一听的它的发音。有的单词发音会在口语/俚语中变形,但好的学习素养是应该知道它原本的发音。
notion image
推荐学习工具
  • 电子词典(不会这个年代了还有人手翻10斤重的纸质词典吧)
推荐学习资源:
  • 【b站】(48个英语国际音标)建议循环播放1000遍!
推荐学习时长:
  • 3 天

5.2 表达

首先你需要正视”口音焦虑“,即担心说出来不正宗被人笑话。口语里带口音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它并不妨碍任何场景下的交流:求职、升迁、买东西甚至谈恋爱。交流的首要目的是”达意“,然后是”幽默“,最后才是”优美“。
锻炼口语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锻炼自信的过程,所以首先我们需要习惯、认可自己的声音:多读、跟读、朗读。习惯自己在任何情境下的任何语音语调,以至于真正用出来的时候不觉得违和。
诚然,刚开始与人的时候,我们会绞尽脑汁翻译母语,并且因为翻译的处理过程而结结巴巴。可能总有点尴尬,也总会说错时态。没有关系,口语比任何形式都更需要环境的输入。如果你口语不好,只是因为你没有幸运地去到那个环境。自己给自己创造环境就好,这需要积累,也需要时间。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环境,试着从一切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买东西,与人打招呼,谈论天气,开会的时候多说两句,或者使用 dating app 试着约人出来吃一顿饭,建立对文化环境的信任。和你闪闪发光的人格相比,大家真的不在意这些瑕疵。
这部分的捷径仍然是”复用“。平时可以多留心一些常用口语结构,依葫芦画瓢即可。
推荐学习资料
推荐学习工具:
  • 流利说(App)
  • 咸蛋口语(App)
  • Cambly(App)

6. 融入文化

这可能是所有非 ABC 的终极目标 —— 宾至如归,获得归属感、不再是异乡人。
这代表听得懂所有历史人文典故,可以讲冷笑话,get得到笑点和泪点,能够自如运用梗甚至造梗……
如有这部分追求(且有时间),可以买一套英美教育教材,从小学看到大学,基本可以补足文化基本面上的差距。审美和价值观上,可以多刷多泡tiktok、reddit、twitter、Instagram……这些社交网络来慢慢同化,且积极融入线下群体。
没有环境的人可能只有止步于此,但改变多少、多久改变可以由你自己决定,且永远不晚。
 

附:保持语感的小习惯

  • 每日:泛读+泛听
    • 泛读:接触30分钟以上的英语文本,推特、discord 都行
    • 泛听:听歌、美剧、Space …… 都行
  • 每周:
    • 至少精读一篇文章,不用翻译工具,逐字逐句理解、标注
    • 开口说一次英语(一般外企朋友都有 weekly sync 会议就够),没有环境的话可以自己读文章,或者平时读文章的时候就读出来
 
 

作者:@antoniayly 。如转载请告知。
 
上一篇
传奇交易员 GCR 的 30 条交易心得
下一篇
模板说明